嘉賓:吳嘉隆先生/總體經濟學家、時事評論人
去年11月,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印尼峇厘島峰會見面之後,原本安排後續兩國的官員互訪,隨後因為美國發現中國間諜氣球入侵領空事件,而導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停止了原訂訪問北京的計劃。美中兩國的關係陷入了進一步的惡化情況。
在這之後,美國的國會也在這幾年間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來扼制中共,同時在國際上做了各式各樣的部署,來應對中國的挑釁。
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《CNN》5月18日報導,多名美方官員透露,拜登政府計畫在未來幾個月內安排多名高階官員訪問北京,包含國務卿布林肯、財政部長葉倫、商務部長雷蒙多和氣候變遷特使凱瑞等人。
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,中國方面卻不斷的做出拒絕的態勢。而且中方消息透露,中共中央5月下令共軍操作「邊緣策略」,以「危險抵近」的模式升高美、中在海、空域的摩擦風險,企圖迫使美國及其盟友為避免軍事衝突而退讓。
中國殲16(J-16)戰鬥機5月26日在南海國際空域,以過近的距離切到美軍RC-135電子情報偵察機前方,迫使美機飛進隨之而來的亂流之中。美國與加拿大海軍於3日執行聯合任務穿越台灣海峽期間,一艘中國軍艦一度逼近並以橫切方式超越美艦鍾雲號,兩艦相距僅150碼,情況相當危險。
在這同時,美中兩國的國防部長和相關的官員,在新加坡的香亞太安全論壇「香格里拉對話」聚會,中國也擺出了不太願意和美方交流的姿態。
如何觀察最近一段時間美中關係的現象?今天節目訪問吳嘉隆先生,來為我們做觀察。